近兩年和Leica M11相伴的日子
但或許受惠於對萊卡的熱情,又或者因便攜的體積,還是盡可能地找機會帶上M11出外拍拍照,捕捉一些歲月流逝的洪流,孩子成長的足跡
期間,鏡頭從一開始入門的35mm F/2.0 (11673),過了一年後換成35mm APO F/2.0(11699).
對於M機身的手持感受一直不滿意,所以前後買了手把和拇指柄,我個人使用後的感想是,一般來說拇指柄就足夠了.
我把Flickr的相機膠卷倒推到2022年初,回顧了這兩年的點滴,看看到底經歷了什麼,不整理些照片,彷彿有點愧對這相機了.
有了孩子後,腦中的記憶都是快速而閃爍模糊的. 接下來圖很多,如果真的太多,再把它分成上下兩個part
猶記得在初期的時候,一直都還在跟這台相機培養感覺,從按鍵功能上的熟悉,到手動對焦下,藉由黃斑對焦或是LV對焦的手感,測距對焦練習等等,都花了不少時間,這種對於過去都只用自動相機的我來說,需要一點時間的適應期.
(直出)
而過去在電腦上處理Raw檔的workflow,也得重新調整,花了好長一段時間,才在LR和Capture One Pro中,漸漸找尋到自己想要的感覺.
畢竟得利於這塊6千萬感光元件,M11的Raw檔可玩性非常高,那動態範圍的呈現,搭配上原本萊卡既有的滑順階調,非常值得花時間著墨.
即便到了現在,我也還沒完整掌握,對我個人而言,Capture one Pro似乎比較能壓榨出極致的畫質細節和動態範圍,但LR對亞洲人像膚色階調和對比的詮釋,彷彿比較貼近原廠的設定,也比較深得我心.
不過有時候瞎忙半天,到頭來可能機身直出還會比較順眼一點
(直出)
(直出)
萊卡的照片,如果要我簡短幾句話形容,就是它擁有飽滿的色彩,豐富的層次和階調,獨特的色彩傾向,而在擁有上述這些優點的同時,卻不讓人感到過膩或生硬.
而M11的6千萬像素,有了更多的細節,來彰顯上面提到的優點們.
而萊卡的暗部,更是不得不提的特色,深邃的暗部帶來油潤和雋永,其中充滿細節而不落入俗套或無聊,更導致了那些接近pop-up的效果,這是過往這麼多年來,我鮮少在其他系統上所看過的.
(直出)
接下來三張是跟攝影同好一同出來亂拍時,交換用了28mm Summilux
2023/03之後,排隊的35APO終於到了,搭配M11自身的6千萬畫素,雙劍合璧,發揮出超群的影像描繪和色彩捕捉,這是過往所沒有過的感受,那光影細節的紀錄,色彩還有照片中每個形物的呈現,真的太震撼了,也難怪許多人對於Leica的APO總是十分嚮往.
(直出)
兩者搭配下對於光影的紀錄,畫面中一景一物,遠中近的細節交代,在我個人看來,都推升到另一個層次.
(直出)
(直出)
除了畫質,35APO另一個特別棒的優點,就是30公分的近攝,這對於過往只有70公分的M系統而言,可說是一大福音,拍桌上的美食再也不用站起身了
(直出)
(直出)
我強烈建議,如果往後要購買萊卡的現代鏡頭,優先考慮有近拍設置的那幾顆,雖然只能搭配Liveview或是EVF,但使用的方便性增添許多,目前除了35APO,這兩年也陸續更新了Summilux 35/50, 還有Summicron 28.
其實,自己走了這一趟,我倒覺得接觸萊卡,倒不一定要追求最新的鏡頭和機身,一台簡單的機子(以現在來說就是M10系列)搭配鏡頭就能入坑,也難怪萊卡的二手市場其實都一直非常熱絡.
或許感光元件和畫素上有所不同,動態範圍差了一些,細節少了點,高ISO弱了些,電池容量需要多帶一顆電池,但足堪玩味的部分一直都在,新科技的對焦/觸控,老實講還真的用不太上.萊卡也不太可能會實現在M機身上,有這需求的人自然會導向SL/Q系列,我也終於體會到為什麼會有沒有LCD的機種(M10-D之類的)出現,有些時候,避免不小心誤觸,我還確實常把LCD用快捷鍵關閉.
(直出)
(直出)
(直出)
(直出)
問老婆對於這兩年萊卡的照片和過往10幾年有什麼不同?
她還是那句老話,比較像故事中的畫面,回憶中的影像和色彩.
(直出)
(直出)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