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佳真好 EOS R 開箱心得
近兩三年來,整個攝影圈的變動劇烈,無反光鏡的可交換鏡頭系統大放異彩,尤其是Sony(索尼)在黑科技的加持下,在A9/A7RIII/A7III這世代突出重圍,儼然變成攝影界的領導,讓過往的兩大龍頭Nikon/Canon黯淡無光。
許多過往的Canon使用者都跳過去Sony,有了坊間出佳入尼的戲稱。
對我而言,身為一個長時間的Canon愛好者,從最初的450D到目前手上的6D,手握多顆L鏡和一些EF鏡頭,也曾經稍微動過心,尤其是那最新的eye af科技,對於拍攝人像有相當大的助益。
然而,因為主觀上偏好Canon的色彩演繹,所以始終不用付諸行動。 直到今年九月,Canon終於推出自身第一台無反光鏡全幅相機,EOS R。
原本推出後也是罵聲不斷,畢竟大夥已經被Sony那富有誠意的A7III/A7RIII給寵壞,相較之下,EOS R那比A7III更高的售價,卻有著更多受限或是閹割的功能,讓許多人大感失望。
最初也想著等之後第二台再來考慮。但在台灣發售的那週,還是不爭氣地去試用一番。試用的當下人潮絡繹不絕,等了好一會兒才拿到手。
最初帶著記憶卡存了幾張Raw檔回來,用最新的DPP開啟後,確定過往熟悉喜愛的Canon色彩演繹沒有失去,再加上年底有趟長途旅行,搭配著最近百貨週年慶的買萬送千,一台新上市的相機立刻就能得到比九折還低的折扣也著實蠻誘人的。
又跑回店家準備購買,沒想到心儀的單機身組合竟然賣光了,且kit鏡組無法拆賣,當下聽到火都滅了。
時間回到近幾日,老婆晚上從週年慶採購回來,手上除了自己的戰利品,竟然又拎一個偌大的盒子。內頭竟然就是這幾日朝思暮想的EOS R。老婆表示去逛街,又問了一下店家表示這日又進了不少貨,就順手幫我買台回來了。
外頭的箱子很大,但內容物倒是蠻少的,說明光碟,背帶,電池,充電器,還有一條USB type C的線,在下方的就是機身本身。
從不同角度來欣賞一下這新世代的機身
機身的整體質感頗佳,即使大家都知道這台不會是旗艦級,但機身的構造和工藝水準著實有點水準。
不得不推崇這握把的深度,和DSLR的相似度很高,網路上許多國外的測試者,也都認為這或許是目前握把最舒服的無反光鏡全片幅相機。
和6D的比較,可以看到握把甚至顯得更深
在機頂部分,開關鈕移到左邊,右邊則是改為模式選擇按鈕,下方還帶著一個新設置的轉盤,用來取代原本在機身後方的滾輪。
此外,還有一個快速進入錄影的按鈕,在快門附近,只可惜只做了半套,待會在缺點部分會詳細談。
機身背面,右上多了一個創新的配置:M.fn bar,有點類似蘋果筆電新的touch bar,但目前使用下來還不太習慣,容易誤觸,而如果設定為需要解鎖才啟用,又有點拖累拍照節奏。
接著則是這次發表的亮點之一,可以側翻的螢幕,畫質不僅清楚,色彩飽和不失真,可以翻轉到前面,我想會是時下拍vlog時最重要的配備。
和6D擺放在一起,還是可以看到體積上的差異,對於放置在攝影包時,拿取顯得更為輕鬆一些。
這回買機身,原廠直接送了最基本的轉接還,轉接還不僅是台灣製,包裝也還算用心,還送了一個保護套做收納。
轉接環本身也是有長度的,所以搭配上原本的EF鏡頭時,會顯得鏡身有點長。
然而,不得不說這轉接環果然發揮原廠的支援水準,轉接起來的對焦速度完全不拖泥帶水,跟過去用在DSLR的機身上可說是一模一樣,在光線偏暗的場景,還受惠於EOS R本身新科技的對焦技術而有所增進。
很隨意的把手上幾顆鏡頭做了不嚴謹的測試。
EOS R+ EF 35L II
EOS R+EF 50L
EOS R+ Sigma 35 Art
EOS R+ Sigma 50 F/1.4 DG(不是Art那顆)
接上副廠鏡頭會有成像圈,把相機內部所有的光學數位修正都關掉就可以解決。
可以看到即便是非常久遠的之前的Sigma 50mm F/1.4 DG,又或者是2012年,Sigma所推出的第一顆Art鏡頭,35mm Art,對焦起來都沒有問題。
但是,在使用Sigma鏡頭時,總覺得測光有點不太穩定,畫面容易忽亮忽暗,尚待我之後更多經驗再來分享。
一拿到機子,首要就是把自動亮度優化關掉,過去的經驗總覺得這功能會為了追求畫面的寬容度,使得畫面變得很平而缺乏立體感。
高ISO的雜訊消除也改為Off,預設的都有點太過,習慣自己到DPP內調整
對焦框也能改小,更貼近過往使用DSLR的經驗
相較於過往的6D,這台新機改變最大的我個人覺得是在操控,拔掉了過往在機身背面的轉盤,移到右上方,而且內建了許多可以自訂化的部份。
短時間使用下來,先提一些顯而易見的缺點:
1.2018年了,只有單卡和沒有機身防抖,4K裁切錄影,我想這在網路上被罵到臭頭了。很在意這幾點的就等下一台換是換到Sony吧!
2.那錄影快捷鍵只有半套,預設就是直接進入C3p的錄影模式,如果可以直接用現在的各種光圈快門組合直接進攝影模式,感覺會更直覺一些。(EX:現在是光圈優先就進光圈優先的錄影,全手動M就進M模式錄影)
3.機身如果能更輕100-200g就更完美了
4.M.fn bar顯得雞肋且難用。
使用上最有感的好處有:
1.更為確實的對焦,藉著無反相機的對焦系統,構圖再也不用受限於中央點,整個畫面幾乎都能迅速對焦,隨手在LCD上一點就能快速合焦,這進步對於使用50L/老Sigma鏡頭,這類對焦穩定性很低的鏡頭來說提供最多幫助,再加上人臉和眼睛辨識功能推出,拍攝人像上的效率變得更高。
2.最初發掘EOS R沒有配備小搖桿,怕在選擇對焦點上會太慢,但藉由設定,當眼睛貼在觀景窗時,藉由使用者所習慣的手指在螢幕上拖拉對焦點,順手後個人覺得非常好用。
3.扎實的機身質感,穩定且舒服的手把握感,還有精美的LCD螢幕和EVF。
4.觸控螢幕的反應性和靈敏度相當好,雖不及當今的旗艦手機,但順暢度是相當夠的,且無論在什麼介面下都能用觸控操作。
5.一些貼心小設計,譬如沿用舊電池,讓我6D的幾顆電池也能無痛續用,電力上絕對超過CIPA所測出的370張,但比DSLR略微耗電是肯定的。
又如關機後換鏡頭時會收下的快門連,避免入塵,又或者關機時能夠幫你把鏡頭收回的功能,對於一些老鏡頭如85LII很有幫助。
還有就是瀏覽照片時,可以設定為雙擊想要放大的區塊,就能快速判斷是否有正確合焦。
其實不得不佩服Canon切入市場的能耐,使第一台無反光鏡全幅機的售價位於5D4和6D2,規格的配置上也是如此,不會有上下互打的問題,非常符合過往牙膏廠的水準。
如果心儀Sony的黑科技和誠意爆表的規格,就義無反顧的跳家吧,無論是Canon受限於技術力上的瓶頸,又或者是藏招,等到真的有符合Sony那硬體規格的機子,我想售價又是另一個層級的了。
但對於滿手EF/EF-S卡口的鏡頭,習慣Canon的色彩表現的一般日常使用者而言, 這台機子,藉由最新的科技和無反的先天條件,讓"拍照"這件事情變得很簡單,隨之Canon再賦予目前旗下畫質最好的核心以及過往一直都頗受好評的使用介面。
對於我這種只拍照,幾乎不錄影的老使用者而言還是很有吸引力。
至於這種老婆出門逛週年慶,回來就拎了一台新全幅機,這樣的夢太美,到現在我都不敢相信!
留言
張貼留言